
2025年金秋,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奏响共谋发展的乐章。此时,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鲁班工坊内,一场静水深流的“技术交流”早已启幕。

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的智能机械实训室,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法鲁克轻触操作屏,兴奋地向指导老师展示刚编写的控制程序,他说:“因为我们学习的设备都是中国最先进的教学设备,这在巴基斯坦是没有的,所以我感觉鲁班工坊很有趣。”鲁班工坊是由天津率先推动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,旨在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。像法鲁克这样的学员,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已培养千余人次,更有十多名学员毕业后进入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就业。“我们不仅教授技术,更注重因地制宜。”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部长张颖介绍说,“中巴经济走廊二期建设更侧重于民生发展,那么工业现代化、农业机械化应用和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储备,也是当地超级大省旁遮普最需要的。所以,应当地教育部门的需求,我们开设了工业自动化、农业机械化应用和维修等相关课程。”

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一张“国家名片”,鲁班工坊已在亚欧非23个国家建成24个。哈萨克斯坦工坊的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、乌兹别克斯坦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、塔吉克斯坦的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……作为中国职业教育“走出去”的典范,鲁班工坊正以“定制化”的中国职教方案输出中国标准,促进人才交流和产业对接。面对未来,学员莫森信心满满地说:“毕业后我想继续学习,如果有工作的机会,我要将学习到的技术带回巴基斯坦,比如去巴基斯坦橙线轨道项目。”
鲁班工坊以“小而美”的务实合作,书写着民心相通的生动篇章。这片承载着上合梦想的土地,正以润物无声的职教合作,编织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纬。